动态 | 2024第七届电力大数据协同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
2024-09-0922

8月29日,“第七届电力大数据协同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论坛主题为“激活数据新动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本届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大数据专委会、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能源大数据技术创新和深化应用,全面支撑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姚强、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王继业、贵州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贵州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张衡出席论坛并致辞。主论坛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总经理、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大数据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杏平主持。姚强在致辞中表示,电力大数据作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创新应用,助力我国能源电力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高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孙正运在致辞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能源数据共享机制,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为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王继业在致辞中强调,全面激发数据要素潜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行业内的深度协作。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推进数据共享和开放,形成互联互通的数据生态系统,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张衡在致辞中提出,“激活数据新动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电力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分别作题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联网之探索与实践》和《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挑战的认识》的主旨演讲。梅宏指出,数联网基础软件系统采用软件定义方法完整实现并扩展数字对象架构的基础协议、核心构件与共性服务,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上提供多个系统或构件之间接入、标识、发现、交付、使用及管控数据等数联网基本功能,支撑各类领域和区域数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规模化应用。郭剑波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思维,要重视系统资源层构建、运行层规则构建和自洽技术体系构建等系统性问题。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电力系统为枢纽平台的新型能源体系,政策、技术、标准、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体系运转顺畅的关键,需要多专业、多业务融合,需要多行业、多系统协同,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沈亮,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晓斌,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科技与数智化部主任汪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处长慕群,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原科技信息部总经理王同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首席科学家王卫斌分别作题为《能源大数据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以数据要素赋能“两化促两型”-南方电网数据要素发展实践与探索》《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大数据应用典型实践》《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建设与实践》《开放协同,加速电力系统数智化转型创新》的主旨演讲。论坛同期举办了“数字创新应用赋能新型能源体系发展”和“能源数据技术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两个平行论坛。来自能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演讲嘉宾分享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据要素建设、电碳协同、数智融合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论坛平台深入交流沟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