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 | 动能回收会增加电池循环次数吗?一次说清真相!
最新动态
科普 | 动能回收会增加电池循环次数吗?一次说清真相!
2025-11-209




开电动车的你,

可能也有过这样的困惑——

一松油门车就开始“充电”,

那这些小碎片式的回充,

会不会算进电池循环次数?

会不会让电池更快衰减?

今天,e充电就带你

把“动能回收”和“电池循环”

彻底讲明白。





动能回收会增加充电循环次数?


? 误解:频繁的动能回收会增加电池循环次数,加速电池衰减

? 真相:动能回收不仅不影响电池循环,用对了反而能保护电池!

先说清楚什么是“充电循环次数”



大家常常认为“充一次电算一次循环”,其实不是,而是累计放电量达到电池标称容量的100%,就是一次充电循环。

举个例子:

一块电池的容量是100%。

第一天:从100%到60%,然后充至100%。

累计放电量:40%

第二天:从100%到50%,然后充至100%。

累计放电量:40% + 50% = 90%

第三天:从100%到90%,然后充至100%。

累计放电量:90% + 10% = 100%

这样三次充电次数加起来才算完成了一次充放电循环。所以一次充放电循环可以是两次、三次或者多次充电,因此,电池的充电循环次数不等于电池的充电次数。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使用都属于例子中的“累积型”循环。




为什么动能回收不算充电循环次数?


1

回收电量有限,够不上“门槛”

动能回收的实际效率存在理论极限,其单次回收并真正充入电池的电量非常有限。若想依靠回收的电量来贡献一次完整的电池循环,需要经历极其漫长的累积过程。在日常驾驶中,全年回收电量的总和,通常也远低于电池容量的一半。

2

充电方式特殊,属于“脉冲式浅充”

动能回收是瞬时、短暂的脉冲式充电,就像给电池“喂零食”而非“吃正餐”,时间非常短且每次回充量往往只有百分之几,完全达不到循环计数的标准。


3

BMS系统精准管理,不影响循环次数

车辆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会全程监控动能回收过程。当电池电量较高(如超过90%)、温度较低或存在其他不适条件时,系统会自动限制或暂停能量回收,确保不影响电池正常状态与循环计数。




这样使用动能回收最科学


既然动能回收不算充电循环次数,那如何合理的使用动能回收呢?建议这样做。

城市拥堵路况

建议启用高强度动能回收。 此模式能将频繁制动时的动能高效转化为电能,显著提升城市路况下的能量利用效率。

长途高速行驶

建议切换至低强度动能回收或滑行模式。 此举可消除不必要的拖拽感,实现更长的滑行距离,从而优化高速巡航时的驾驶平顺性与舒适度。

气温较低时

在低温环境下,建议调低动能回收强度。 低温会增加电池内阻,降低其接受充电电流的能力。减弱回收可避免大电流充电,有利于保护电池健康,延长其使用寿命。

定期校准

定期进行电池电量系统标定。 建议每3个月使用交流慢充将电池充满一次,并保持短暂静置。这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了完整的电压曲线数据,以校准荷电状态读数,确保表显续航与电量的准确性。




现在,

你可以安心地使用动能回收了!

它不仅是省电的“续航助手”,

还是保护电池的“贴心伙伴”。

下次开车时,不妨留意一下,

动能回收为你“赚”回了多少续航!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