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动态 | 2025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最新动态
动态 | 2025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2025-09-264

922日,2025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会议聚焦光伏发电等新型领域的发展前景,旨在打通钙钛矿“实验室—产业化”通道,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5中国钙钛矿产业发展大会是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的核心平行论坛。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能源与产业零碳化发展专委会、北京和光腾弘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协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吴涛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致辞、特邀报告环节。

史玉波在致辞中指出,绿色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钙钛矿产业发展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遇,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史玉波结合国家战略与行业实际,对钙钛矿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筑牢自立自强的根基。希望科研机构聚焦稳定性、核心材料、关键设备等瓶颈问题,加强基础研究;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中试转化,力争在“卡脖子”领域实现自主可控,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推动全产业链协调发力,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建议政府部门加快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打通研发中试量产的堵点;企业间加强协同,形成材料、设备应用的完整链条,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立足全球视野进行布局,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融入全球钙钛矿创新网络,在技术研发、标准互认、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既要引进来吸收先进经验,更要走出去展现中国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肖平作《从实验室到工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突围之路》特邀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转变,太阳能是最主要的途径,其重要价值愈发突出。钙钛矿光伏具备成本低、效率高、应用广、易叠层等优点,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全球有8000余家机构、100多个国家已经开展钙钛矿技术研发,钙钛矿光伏科研“百花齐放”;我国钙钛矿光伏产业从中试到量产到实证示范,已有7条百兆级中试线投产、2条吉瓦级产线在建、示范规模超过23MW

主旨报告环节,15位行业领军者聚焦新能源前沿技术核心环节、钙钛矿技术革命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前沿领域,从技术突破、产业化实践、应用创新等维度,分享了钙钛矿产业的最新进展。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能源与产业零碳化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伟阳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合肥京东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然作《钙钛矿光伏产业化机遇与展望》主旨报告,认为钙钛矿还处在产业化初期阶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尺寸、单结组件性能问题,包括寿命、效率以及组件放大之后带来的均匀性问题和批次性、稳定性问题。二是产业链相关钙钛矿企业越来越多,钙钛矿上游材料和设备仍然存在诸多瓶颈难题,很多性能和规格需要提升,也需要产业链的协同、上下游更深一步协同,针对难题联合开发协作。三是对于市场所关心的钙钛矿产品好不好用、能用多久的问题,应该有一套实验模型将实验数据和实际寿命匹配起来。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专家钟大龙作《钙钛矿基薄膜叠层光伏技术的机遇与挑战》主旨报告,表示钙钛矿及其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逐年快速提升,钙钛矿叠层有望成为延续光伏技术发展的迭代路径。目前,钙钛矿基光伏产业发展亟须突破四个难题,一是材料本征稳定性差,产品服役寿命不确定;二是服役寿命评价方法不完善,电池测试评估体系缺失;三是面积放大后组件效率损耗严重;四是量产工艺控制难以实现高良品率。推动钙钛矿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要加大研发投入,解决高稳定性和高效率难以兼顾的“阿喀琉斯之踵”;走稳实验室工艺方法,实现量产工艺的精益制造。

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作《从核心材料到全产业链:协鑫钙钛矿产业化路径》主旨报告,认为随着成本和组件价格的下降,组件已不再是系统成本构成的最大来源,对于钙钛矿来说,叠层是唯一的机会。至于叠层应选择四端还是两端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四端效率比二端显著“高”,四端材料选择比二端显著“宽”。

极电光能副总裁姜伟龙作《钙钛矿产业化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主旨报告,认为光伏产业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钙钛矿是光伏行业新的技术驱动力。钙钛矿具备优异的“弱光”发电能力和稳定的高温发电性能,但其大规模推向市场必须解决大面积量产技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以及测试标准与寿命评估等问题。钙钛矿是光伏行业第二增长曲线,虽然目前经济性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其极限效率高于晶硅、极限成本低于晶硅,未来发展前景向好。

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胡晓阳作《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屋顶光伏应用条件评估技术规范>》主旨报告,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属于太阳能资源电价的二类地区,同时也是屋顶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应用城市之一,需健全建筑光伏应用标准体系,充分考虑光伏产品系统在不同建筑屋顶上的应用特点以及建筑质量安全、寿命,进一步完善光伏屋顶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并网、运维等相关标准,从而指导全市既有建筑光伏改造项目的开展和实施。

美能光伏高级产品经理王浩作《大面积钙钛矿生产过程中的制程检测及可靠性检测解决方案》主旨报告,表示目前钙钛矿生产正在由小面积实验室阶段转向大面积制程阶段,导致实验室检测设备并不能够完全匹配目前的阶段。2030年,钙钛矿产能有望达到百吉瓦+,组件市场近400亿,但大面积钙钛矿组件量产面临制程工艺的挑战,如薄膜均匀性差、工艺窗口窄、测试成本高;同时面临组件稳定性的挑战,钙钛矿光伏组件应用覆盖多元化行业场景,不同应用场景对应差异化运行环境与可靠性要求,因此必须开展针对性场景适应性验证与可靠性评估。

扬州德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锦山作《钙钛矿光伏: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主旨报告,认为钙钛矿产业化有“不变”与“变”,“不变”的是未来能源结构中,光伏占比达50%以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不二选择;“变”的是材料创新将引领钙钛矿颠覆性发展,极有可能导致钙钛矿产业化技术路线向右、向左甚至向后转。因此,材料的发展将是钙钛矿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颠覆性领域。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晶硅、钙钛矿前沿技术负责人魏俊峰作《钙钛矿电池产业化稳定性挑战及分析》主旨报告,认为目前钙钛矿电池效率已逐渐逼近晶硅,但面积放大与稳定性仍面临挑战。钙钛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内因”是钙钛矿相不稳定性、固有缺陷与离子迁移和化学不稳定性,“外因”是光热、水氧、封装、偏压、互联缺陷。目前在电极不稳定性和光热不稳定性、反向偏压和水氧不稳定性方面,都有策略方案可提高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未来若玻璃封装能应用在钙钛矿上,将极大提升钙钛矿的稳定性。

山东大学教授尹龙卫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结构设计与性能》主旨报告,表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对于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有非常好的特点和优势,但是钙钛矿本身不稳定,主要取决于软离子晶格,这种软离子晶格会造成组分挥发或者降解,导致材料不稳定。为此,基于组分工程、晶格缺陷、应力管理以及稳定钙钛矿的晶格结构等,提出了增强钙钛矿内在和外在稳定性的典型策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秦川江作《可大面积涂布有机自组装材料及原位表征》主旨报告,指出过去十五年,整个学界发展伴随着结构迭代,从脱胎于多孔二氧化钛骨架染敏结构到平面正式结构、平面反式结构,再到近五年基于有机自组装单分子层新型平面器件结构。希望通过材料创新,真正带来迭代工艺,现在材料已经能实现千克级放大,完全满足整个产业界需求。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黄跃龙作《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产业化探索》主旨报告,表示钙钛矿具有弱光优势,在21.6%单结组件效率相当于晶硅24%的效率。实际上,单结组件要达到22%的效率、叠层要达到30%甚至更高的效率才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钙钛矿两端叠层的工艺路线包括一步溶液法、干湿两步法以及两步干法,目前一步溶解法更具优势,成膜速率更快、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更容易实现量产。                                   

中科曦和(广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怀东作《基于钙钛矿光伏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车顶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主旨报告,认为当前时期,钙钛矿要在不同领域实现差异化应用,如此方能发挥钙钛矿的现阶段优势。以汽车光伏为例,我国有14%的碳排放产生在高速公路和所有道路上,汽车是最大的降碳之处;增加钙钛矿光伏能产生更多的电,可以直接输入到动力系统产生更长的里程;钙钛矿有很多优势是晶硅无法比拟的,如下游客户集中,汽车光伏更有利于大规模量产。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史彦涛作《高性能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旨报告,认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好,效率基本上没有衰减。其稳定性提升的最根本原因是碳材料里面的碳键非常稳定,基本上不与钙钛矿电池器件体系里任何一个组分发生反应,消除了不良化学反应的热力学驱动力。

正泰新能前沿技术研发总监李子佳作《钙钛矿/硅叠层电池量产技术研究进展》主旨报告,分享了钙钛矿和晶硅叠层量产技术的研究进展,表示目前从市场端来看,晶硅电池还是以TOPCon为主,异质结很难生存,BC处于将起未起的趋势。因此做叠层要在晶硅基础上做,TOPCon本身度电成本比较低,产业基础比较好。目前无论是两端叠层还是四端叠层,硅钙都是未来的趋势。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元博作《中国石油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究进展》主旨报告,表示钙钛矿和晶硅叠层在电池效率、稳定性、成本、市场需求以及与产业兼容性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显著,中长期发展更看好钙钛矿及其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但不排斥单结从众多光伏技术中走出来。无论是单结钙钛矿电池还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想提升电池稳定性,都需要考虑晶硅单晶材料、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以及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如何协同不同界面之间、不同材料之间的应力关系。

大会次日举办了“钙钛矿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应用前景”和“钙钛矿在消费电子、可穿戴等场景下的应用创新”两个专题论坛,产业主管部门、权威专家、龙头企业、投资者立足全球视野,探讨政策方向、行业痛点、关键技术突破、产融结合等产业发展方向,共话钙钛矿发展未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