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5能源数智创新研讨会在深圳举办。研讨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承办,来自电力、油气、煤炭等能源领域企事业单位,数字安全、AI智能等产业单位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特邀专家胡红升主持会议。
会议主题为“AI能源,智联未来”,围绕人工智能与监管、智慧物联、安全治理、供应链管理等数智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紧扣能源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发展方向和路径,分享能源生产安全相关领域政策趋势、创新理念、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技术攻关、迭代应用及产业化升级,为能源体系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研讨会将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助力提升能源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能源行业创新与发展,加快推进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监事长韩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林出席并分别致辞。
韩水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能源数智化与安全融合进展扎实,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能源研究会作为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始终聚焦“数智赋能”与“安全保障”两大核心使命。韩水提出四点倡议,包括聚力“AI+能源+安防”协同攻关,强化能源安全数智基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能源数智化与安防融合全流程标准规范;构建开放合作生态,激发市场活力;加强“AI+能源+安防”复合人才培养,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赵林在致辞中指出,安防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产业关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安防技术在与人工智能+能源应用场景中的融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安防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积极促进安防技术在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应用推广,加强与能源行业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能源行业低空安全、数字安全研究,共同发布能源行业防恐防范达标建设白皮书,为安防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苑舜作《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十五五机遇与展望》主旨报告,表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余年来,我国能源领域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报告回顾了“十四五”期间能源行业发展的成就与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十五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成为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的领头技术,对整个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白涛作《新一代工业信息物理智慧生态(UeNicess)》主旨报告。中广核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核电仪控数智化转型,推出UeNiices工业智慧生态。该生态与中广核新一代核能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iNICS系统深度融合,赋能核电仪控数字化化转型,并以此为落脚点,率先提出系列创新应用场景,涵盖智能运行支持、设备预测性维护、安全控制优化与自主运维等场景,全面提升核电仪控系统的智能化、可靠性与安全性,实现从生态到技术、从技术到应用的价值闭环。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大模型团队负责人蔡卓骏作《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发展实践》主旨报告。南方电网积极推进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实现异构国产化算力适配,建立高质量行业样本库,建成“大瓦特”模型体系,以高价值场景为牵引,深入赋能业务,建设开放共赢的电力人工智能生态。针对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布局研发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技术,强化技术产品供给,打造了一系列高价值应用,引领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赛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向黔川作《基于X射线成像图像的开关设备结构类缺陷规律分析与缺陷识别》报告,表示开关设备射线透视成像可发现设备内部结构型变化,十年来已发现数千起严重缺陷,积累了超过100万张检测图像,但其发展仍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如检测图像还未得到整合,大量图像背后隐藏的规律如何挖掘,缺陷查找与分析还完全依耐人工,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使已积累的图像发挥更大的价值。
大庆油田低空经济运营中心主任陈伟达作《陆上油田低空智慧巡检应用实践》报告,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油田已经广泛应用于勘察测量、巡检巡查、安防应急等场景,报告对大庆油田无人机应用场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无人机在高光谱检测、激光气体检测、航磁检测、AI漏油识别等超感知检测技术基于油气场景的研发应用情况,以及管理平台、专网数据传输和加密的解决方案,并对无人机技术在油气田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能源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汪疏平作《基于大模型及场景化视频感知的发电厂站无人化值守应用探索》报告,分享了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为实现发电场景安全、高效、无人化的运行管理需求,通过“场景化摄像机+场景化大模型算法”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发电场景无人化值守的路径。针对电力生产场景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依托场景化摄像机与深度优化的电力巡检大模型视觉算法,实现对设备状态、人员行为、操作规范及环境风险的高准确率识别与实时预警,助力电厂从“多人值守”向“少人巡视、无人值守”模式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