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煤的世界
——探索能源奥秘——
1
煤的形成
2
煤的分类
一、按煤化程度分类:
1. 褐煤:煤化程度最低,颜色呈褐色或黑褐色,含水分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燃烧时烟大,多用于发电和供热。
2. 烟煤:煤化程度中等,呈黑色,发热量较高,根据挥发分和粘结性等可进一步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用途广泛,可用于炼焦、动力燃料等。
3. 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颜色乌黑发亮,发热量高,燃烧时几乎无烟,质地坚硬,主要用于化工、冶金、民用燃料等。
二、按用途分类 :
1. 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等。
2. 炼焦煤:用于炼制焦炭。
3. 化工用煤: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
三、按加工阶段分类:
1. 原煤:开采后未加工的煤,含有杂质和矸石。
2. 精煤:原煤经洗选加工后,杂质少、质量高的煤,多用于炼焦或优质燃料。
3. 中煤:洗煤过程中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物,灰分和热值中等,可作动力煤。
4. 矸石:采煤过程中选出的废石,含碳量极低,一般作废弃物处理或综合利用(如制砖)。
四、其他分类:
1.泥煤(泥炭):煤化程度最低的初始形态,由植物残体在沼泽中分解形成,多用作园艺或低级燃料。
2.石煤:含碳量低、灰分高的劣质煤,硬度大,多分布于岩层中,可用于发电或提取稀有元素。
不同分类方式相互关联,实际应用中常结合煤化程度和用途综合判断其属性。
3
煤的传统作用
4
煤的蝶变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