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科普 | 《逐梦山水》纪录片
2025-08-253
七集纪录片《逐梦山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联合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倾力打造的精品力作。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和动人的故事,展示20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于近期播出特别节目《逐梦山水》,央视网、央视频等央视新媒体矩阵同步播出,敬请收看。二十年前,一句朴实无华却自信而笃定的论断,在太湖之滨、钱塘江畔,初次掀起了时代的波澜。 “两山”理念提出已经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中国在它的引领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卓莉,安吉余村的新村民,一位来自上海外资企业的白领。2025年6月的黄梅季,她的骑行公社已经开业。今天到葛元德的民宿来休闲的游客,往往会被他精美的石雕盆景和妙趣横生的扇面所折服。没人会料到有如此雅趣的艺术品会出自一位曾经靠砸石头为生的矿工之手。徐晓燕,将公司的AI大模型训练团队布局在余村,是因为这里推出的大自然工位和青年入乡计划,更是因为这片可以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山水。二十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余村的实践展示了这一理念在地方治理中的巨大力量。2016年,“中国山水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中国政府推动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重大工程。2022年12月,该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这表明中国正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方案和东方智慧。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而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最后285公里工程的封口点,就在小麦的家乡于田县。透过车窗,沿途的绿色,这或许是小麦梦想中的故乡本应该拥有的颜色。2024年11月,长达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完工,标志着我国“三北”防护林生态体系的阶段性胜利。2024年,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作为与会国家,中国在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向全世界庄严宣示,“双碳”目标提出四年来,中国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新能源,重构能源格局,开辟发展新境界,是面向未来的关键落子。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启动,30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将来自于大自然的水能,这一清洁能源,转化为绿电,输送到远方。当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掀起全民热浪,以绿电为保障的全国首例“碳中和赛事”,也开创了竞技与环保共生的新范式。川滇交界的峡谷之中,为“苏超”提供清洁电力的白鹤滩水电站就坐落于此。三大“水电入苏”工程使澎湃绿电贯通“水风光氢储”多能互补血脉。它重塑长江经济带生态格局,化绿水青山为生态金矿。横卧在黄河“几”字弯南岸的库布齐沙漠,曾经风沙肆虐,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在持续数十年的治沙攻坚战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片沙漠的独特优势。每年光照时间3180小时以上,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令其成为建造光伏电站的绝佳地。达拉特光伏电站站长郑宇飞说:“我们把这个一片金沙,变成了蓝海,变成了绿洲。”这是一项举世空前的生态工程,196320块光伏板组成一幅骏马图,年发绿电达10亿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2.5万吨。在广东省阳江市,台风裹挟着丰沛的水汽席卷而来,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开启了新的一天。不只是阳江,遍布中国的抽水蓄能电站都有自己的“生态名片”。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4000余株樱花,云蒸霞蔚;在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以群山环抱涵养水土,共生共荣;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水库与肥美的羊群相映成趣。中国抽水蓄能电站以生态为笔,在山水间运算绿色能量的平衡方程。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30年海洋能装机规模达40万千瓦,持续向“深蓝”要“绿电”。在浙江舟山一个遍布暗礁的峡湾里,中国首台兆瓦级,世界单台发电容量最大的“奋进号”潮流能发电机组,正将滚滚潮流转化为清洁电能输入国家电网。俯瞰发电站,在最像一把小提琴的部分,潮水涌过,就像弹奏琴弦发出的旋律,这是一首人类携手海洋共同演奏的绿色能源协奏曲。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转型,已成全球气候治理战略共识。中国坚定践行“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锚定绿色低碳之路,能源转型成效卓著。2018年9月26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来自鲁家村的裘丽琴作为领奖代表之一,向全世界分享了家乡的巨变。“千万工程”是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今已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清晨,家住青田县方山乡的朱旭青,开始准备插秧。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在青田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稻鱼共生种养户朱旭青说:“方山人对田鱼喜欢在骨子里面了,稻鱼共生本身它对生态就是一种保护作用。”截至2024年,全国化肥年用量从2015年的6022万吨下降到5000多万吨。尊重土地,顺应自然。农业减污的步履坚实向前,正与日渐清朗的生态图景深度相融。从联合国领奖至今已近7年,年近60岁的裘丽琴依然在鲁家村担任村主任一职。裘丽琴说:“村里小洋房越来越多了,咖啡馆我们农场也有,关键还有我们村里这些年轻人慢慢都回来了,办农场、开民宿、开农家乐、卖农产品。”无数年轻人回到故乡,接过建设乡村的接力棒,把绿水青山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丰饶与富足。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地上,一幅“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宇树H1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到“天工Ultra”半程马拉松终点冲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工业变革,已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迭代,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星播客魏旭正在直播:“哥哥姐姐们好,老弟今天所在的位置依旧是我们红旗三大制造厂区的繁荣工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说感谢大家能够走进我们的繁荣工厂,来到一个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于一体的国际先进的生产制造工厂。”从新中国第一辆解放卡车驶下生产线,到红旗轿车成为国家礼宾车,中国一汽,始终肩负着产业报国的使命。面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宏远规划和全球新能源变革,中国一汽正在经历着一场自我革新。自19世纪中叶,人类开始用工业手段开采地下油气资源。人们一直以“点天灯”的方式将其放空燃烧,不仅污染空气,还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中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该如何破局呢?告别粗放式的开采时代,退出环境敏感区是长庆油田做出的“扩绿”行动,近两万口油气水井的关停封堵是最有力的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工业基地加入绿色转型的浪潮之中,走出了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启充满惊喜的《前程好景》,那些从工业废墟中重生的山水,因绿色转型而焕发新生的乡野,以及用科技与智慧重新定义“诗与远方”的探索者,诠释着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旅游领域的生动实践而带来的无限风光。从四川雅安的矿山重生到柳州柳江的碧波荡漾,从延安南泥湾的绿染红土到云南景谷的茶光共舞,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有动人的生态诗篇。在熊猫故乡雅安,人类为了保护熊猫,让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熊猫也为这些做出牺牲的人类引来了财源;柳江两岸,工业遗址诉说着从“酸雨之都”到“宜居花城”的传奇,一碗螺蛳粉里,品味的是城市转型的苦辣酸甜;延安的黄土坡上,退耕还林绘就绿色画卷,红色精神与生态理念交相辉映;云南的千年茶山,光伏矩阵与古茶树共沐阳光,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奏响和谐乐章。二十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让中国文旅完成从资源消耗到永续共生的华丽转身。我们向世界证明:真正的文旅变革,是让每处风景都成为生态文明的课堂。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犹如一道璀璨的星光,照亮中国城市的生态发展之路,城市更新逐渐从“大拆大建”转为“有机再生”。在《生态之城》中,跨越大半个中国,人们将恍若亲临这些各具特色的城市样板:重庆李子坝,轨道交通与立体绿化交相辉映,将顺应自然的智慧融入城市肌理。雄安新区,零碳建筑遍地生根,吹响城市绿色发展的号角;“先植绿、后建城”的规划理念,让千年秀林绿意盎然,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碳汇容器。在上海,绿地公园塑造了高密度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佳作;实景三维建设则以数字之眼,洞察着城市生态的奥秘,为绿色发展提供创新工具。“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多年来,西溪湿地从凋零到重生,走出了一条将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这片面积约10.38平方公里的“天堂绿肺”,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之美,成为杭州市不断增厚的“绿色家底”。北京首钢园,钢铁重镇化身“城市秀场”,成为京西文化新地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大运河勾勒出“绿色生态带”与“运河文化带”融合发展的景观新城,为解决“大城市病”开出北京“药方”。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里约三公约”的缔约方,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穿始终。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一只从朝鲜半岛飞来的黑脸琵鹭,时隔一年在深圳湾再次与市民相见;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的群山上,“一带一路”项目中的风力发电场为当地的绿色发展赋能;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烟台市向世界发出《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白尼罗河上,滔滔河水穿过隧洞的巨大势能,通过中国企业承建的卡鲁玛水电站变为清洁电力。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绿色的山,蓝色的海,还有红色的中国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