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9日,中国燃料电池与氢能技术产业交流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燃料电池与储能创新研究中心、江阴市人民政府、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承办,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能源行业高温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办,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九三学社江阴委员会支持。
江阴市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时平主持开幕式,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江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琪,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韩敏芳分别致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骆静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邵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专委会副秘书长夏长荣,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专委会副秘书长孙凯华,专委会委员,单位会员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科研、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的150余位代表参会。
孙正运表示,燃料电池技术作为氢能高效利用的核心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在交通、电力、化工、冶金以及分布式供能等多领域的多元化应用,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落地生根与高质量发展。
韩敏芳介绍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近三年以“中国燃料电池与氢能技术产业交流会”为代表的专委会重点产学研交流活动的办会经历,表达了对江阴的喜爱、对江阴氢能产业发展的希望,并呼吁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将产业技术落地江阴。
交流会特邀报告环节,骆静利、韩敏芳、清华大学教授张剑波、邵志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海雷、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建国、夏长荣、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仙存妮等分别作特邀报告,题目涵盖《钙钛矿在固体氧化物电池电化学碳减排中的应用及性能的改善》《基于AI助力的SOC电池-电堆性能优化和预测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中离聚物结构解析》《绿色制氢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高性能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空气极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波动性电源PEM电解制氢材料和过程的研究》《变温驰豫,一种测量混合电子离子导体氧传输性能的新方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科技创新》等重点方向。系列报告围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技术路径,系统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
江阴氢能产业园产学研对接交流会环节,江阴市副市长、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魏锋出席并致辞,江阴临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江阴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周晓虹作江阴市氢能产业招商推介,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梁建勇出席并作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及前景解读,多家行业相关企业、上市公司及头部民营企业全程参与并作报告分享,就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应用进展等方面展开充分交流,骆静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相艳、孙凯华与江阴市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研究生专题论坛环节,20余位研究生展示和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其中5位表现突出,获得学生亮点报告。
本次交流会围绕燃料电池材料及性能、燃料电池及电解、燃料电池及氢能技术产业进展、江阴氢能产业园产学研对接、研究生专题论坛等多个主题,共完成65个会议报告,为从事燃料电池发电、电解制氢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充分交流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有效促进了能源技术进步、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后续专委会将持续为落实燃料电池与氢能产业合作、推进产业落地贡献积极力量、提供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