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配微储协同的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来自发电企业、电网公司、电力科研机构、电力设计院、高等院校以及国内外从事配电设备研发、制造等单位的70余位科技工作者参会。
论坛以“配微储协同解锁能源转型新动能与新商机”为主题,集科普宣传、学术成果分享与务虚对话等多种活动形式,聚焦配微储协同创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商机,为推动实现新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新能源的高效利用贡献智慧和力量。主旨报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副秘书长高文胜共同主持。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吴文传、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微电网架构师张聪冲、北方工业大学教授李建林、东南大学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高赐威、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中心副主管邢家维、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所副所长兼碳治理基础研究所筹备组专职副组长王彩霞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义明等专家学者,围绕配微储技术发展,深入探讨了AI赋能主动配电网运行调控、微电网助力新型配电系统绿色低碳发展、农村配网灵活配储策略、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与标准分析、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微电网和微能网技术及发展展望、我国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及关键问题等内容,破题配电网调控能力提升、微电网应用技术普及、配网侧储能配置方法、绿电交易机制完善,驱动能源绿色转型新篇章。
吴文传作题为“AI赋能主动配电网运行调控”的报告,提出强化学习破局海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挑战,驱动配网智能优化新范式。
张聪冲作了题为“施耐德电气智赋新型电力系统”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施耐德电气系统性破解配网源荷互动难题的核心方法,赋能微电网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李建林作题为“农村配电网灵活储能配置、控制及运营模式”的报告,针对农村配电网负荷需求的季节性、地域性特征,以及短时重过载、低电压、三相不平衡的问题,提出灵活配储才是解决农村配电网建设的核心方案。
高赐威作题为“基于虚拟电厂价值分析的虚拟电厂构成与市场实现”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虚拟电厂面临的发展难点,介绍了虚拟电厂多场景应用价值,并对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构建与标准化发展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方案。
邢家维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微电网和微能网技术及发展”的报告,针对微电网与微能网核心技术与政策保障进行解读,提供了从新型电力系统的视角看微电网技术发展的实践方法与实施路径。
王彩霞作题为“我国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及关键问题”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绿电绿证市场建设现状,分析了绿电直连、绿电园区、零碳园区建设中涉及的绿电绿证交易等关键问题。
“助力新型配电系统清洁低碳发展”学术对话环节由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董旭柱主持。对话嘉宾聚焦新型配电系统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索,重点就新能源消纳、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储能系统的灵活配置策略与电网智能化调度等核心话题展开了由点到面的深入探讨,为推动配电网清洁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