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 | 核磁共振居然没有“辐射”?那有“辐射”的影像检查是什么?
最新动态
科普 | 核磁共振居然没有“辐射”?那有“辐射”的影像检查是什么?
2024-07-085

转自公众号:上海科技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AwOTUwNA==&mid=2652978225&idx=1&sn=75d116e682474ddfb6914eac05c5fa18

上班时间久了,很多人都会腰痛、颈椎痛。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通常会说“先去拍个片子吧”。拍片子是一类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俗称,常见的有X线检查、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
前段时间,舟山某医疗机构放射科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被罚的事件冲上了热搜。不同的影像检查有什么区别?哪些影像检查有辐射,需要穿防护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图源:星视频微博


X线检查和CT扫描有“辐射”,需防护

“辐射”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零下273.15°C)以上,都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方式称为辐射。
其中,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电离辐射,例如我们常见的X射线,其主要原理就是电子从外界获得足够大的能量,挣脱原子核引力束缚离开原子,形成电离现象[1]
电离辐射照射人体后会产生各种生物效应,包括皮肤损伤、眼球晶体白内障、生殖腺损伤引起生殖能力下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损害。

X线的发现者:威廉·康拉德·伦琴

图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官网

医学影像检查中,最常见的具有电离辐射的是X线检查和CT扫描。CT扫描是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添加计算机算法及重建功能,其全称是X断层CT扫描。这两项检查基于不同组织(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密度、厚度差异,医生会利用经过X线或CT照射后形成的差异进行诊断或鉴别,如正常肺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诊断。X线和CT检查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说涵盖从头到足全身各个部位,只要是能形成足够大的密度差异即可。
左:X线胸片摄片检查;右: 

图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官网

左:腹部CT扫描;右:腹部CT

图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官网

X线检查是X光穿透人体进行疾病诊断,所以必然存在辐射,辐射剂量与检查部位、检查脏器以及受检者的胖瘦有关。CT断层检查是连续曝光扫描,辐射剂量较大。X线和CT检查都需要做好防护,穿好铅衣遮盖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对辐射比较敏感的三个部位——眼睛晶状体、甲状腺及性腺。

X线防护铅衣

图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官网
另外,尽管从国家相关标准来说这些检查都是安全的,但也存在剂量限制,所以尽量不要过度频繁地进行X线、CT检查。除了怀孕期,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等也需要特别关注,一定要掌握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2]

核磁共振没有“辐射

可能有人会问,X线和CT检查几乎可以涵盖全身各个部位,那核磁共振检查是干什么的呢?
其实,当组织密度差异不够大时(主要指软组织之间,如脑灰质、白质之间、肌肉病变内部等),或腹、盆腔实质性脏器因分辨力不够而影响精准诊断时,我们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听到核磁共振,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核辐射少不了!这里必须要为核磁共振的“核”正个名,核磁共振中的“核”是指氢原子核。核磁共振是基于组织之间氢元素的含量差别进行疾病诊断的,人体组织的氢原子核受到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会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当停止射频脉冲后,受到激发的氢原子核在驰豫(回到起始状态)过程中会感应出磁共振信号,经过对磁共振信号的接受、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即产生磁共振影像。
左:MR检查;右:MR图像

图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官网

考虑到核磁共振的“核”并不同于常规认知中“核辐射”的“核”,为避免引起误解,目前专业术语已经进行了调整,一般将该类检查称为“磁共振检查”,不再叫做“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也不会产生核辐射,对人体没有损伤。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无创性、无X射线辐射、高分辨力等优点,还能提供多方位、多参数成像,能够提供包括软组织、骨骼肌血管等在内的人体组织详细影像信息,所以受到广泛认可。
当然尽管没有“”,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机房内存在较大的磁场,某些情况下的病人是需要避免进行该检查的。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血管术后留有金属夹的患者,冠状动脉、食管、前列腺、胆道等疾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严禁进行磁共振检查。另外,考虑到磁共振检查环境的相对封闭,部分幽闭恐惧症的患者也不宜行磁共振检查。
所以,大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

参考文献


[1]陆书玉主编:电离辐射环境安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130-2013医学X射线放射防护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作者刘安娜,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
策划&编辑:小叮当
鸣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 彭屹峰 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 END —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

投稿请戳 tougao@sstm.org.cn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为上海科技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