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 | 向地球深处要石油有多难?
最新动态
科普 | 向地球深处要石油有多难?
2025-04-14491


图片

#我们一起探秘#

深地深海



石油从哪来?为何要往深海钻?

石油不是“地下河”,而是藏在岩石毛孔里的“液态黄金”。2亿年前,海洋浮游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在高温高压下经过漫长地质演变,形成了液态烃类物质。它们像水渗入海绵一样,藏在砂岩、碳酸盐岩的微小孔隙中。

图片
图源:抖音@科学小队长


随着浅层油田逐渐枯竭,人类不得不向两个方向进军:深海(水深超过300米)和深地(地层深度超过3500米)。全球未探明油气资源中,深水深层占比超70%。但想要获取这些资源,难度堪比“在沸腾的高压锅里穿针引线”

图片
图片

01

开平南油田:

站在科技金字塔尖的突破


图片

中国在南海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埋藏在水深1500米、地层4000米以下的“双深禁区”。要开采这里的石油,需要突破三重“地狱模式”挑战: 


① 深海高压

1500米水深压力高达150个大气压(相当于1500头大象站在1平方米面积上),常规设备会被压成“铁饼”。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石油982”平台,用12根锚链(每根强度超航母缆绳)在惊涛骇浪中稳如泰山。 


② 地层高温

地下4000米温度超207℃,普通电子元件会直接熔毁。科学家给钻头装上“金钟罩”——采用航天级隔热材料,内部嵌入耐高温芯片,让设备在“岩浆旁”正常工作。 


③ 复杂地质

南海地层藏着“千层酥”结构:脆性岩石、断裂带、高压气层交错分布。我国首创的“璇玑”旋转导向系统,能像“贪吃蛇”一样自动绕开危险地层,让钻头在10公里外精准命中直径0.5米的油藏靶心。  



图片


图片

图源:南海及领域海洋地质系列丛书

Numerous Challenges

02

能源安全:

深蓝之下筑牢战略屏障


开平南油田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在能源自主之路上再下一城:


       ?? 深海产能倍增器

我国深水油气年产量突破120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海上大庆”,深水贡献率从10%飙升至35%,彻底改变“浅水当家”格局。 


??? 破解“马六甲困局”

南海油气开发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下降2个百分点,每年减少进口成本超200亿元,能源安全纵深直抵“第二岛链”。

 

?? 绿色转型新支点

深部天然气田加速接棒煤炭,预计2030年南海天然气将满足大湾区40%需求,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2.5亿棵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小红书@Thomas看看世界

Great  Project

03

深地工程如何改变

我们的生活?



这个深海油田的发现,不仅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更将重塑你我生活: 

①汽油更便宜:南海油气开发使我国原油自给率提升5%,每年减少进口支出约200亿元。 

②空气更清新:深部天然气可替代燃煤,预计2030年为粤港澳大湾区减少碳排放1.2亿吨。 

③科技再升级:突破的耐高温材料、深海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地热发电、海底光缆等民用领域。  


图片
图片

图源:抖音@科学小队长

Precious Resources



BLUE FUTURE



向深蓝,向深地,

向未来!




当全球能源博弈进入“深水区”,中国以开平南油田为起点,正书写着“挺进地球深部”的国家叙事,不断突破人类认知与技术的边界。中国已启动“深地工程”重大专项,计划2030年实现万米级资源勘探能力。

这场向地球深处的长征,不仅是技术的突围,更是战略的升维——在深海之下,我们锚定的是能源自主的底气;在地层深处,我们埋藏的是民族复兴的密码。向地球深部要资源,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这条中国式能源强国之路,注定通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

来源:央视新闻
图源:小红书
编辑:曹金华
责编:瞿鲁洋
校审:时   锋
审核:齐   虎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