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中国能源研究会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专题活动在张家口成功举办
2025-03-074

3月6日,“科技同心 志愿同行,弘扬雷锋精神 科技赋能社会”科技志愿行动在张家口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张家口市科协主办,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承办。活动旨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以科技创新助力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与社会民生需求。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王荣霞,张家口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弓爱萍,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雁忠,副总经理李岳华等出席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并同步在张家口县区分公司设立分会场,来自能源电力领域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及志愿者代表百余人参与。王荣霞在致辞中表示,雷锋精神是科技工作者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核。她强调,张家口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肩负着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重大使命。此次活动通过汇聚行业顶尖专家,聚焦电力规划、智能检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科技之力破解发展难题,彰显能源科技人的责任担当。未来,中国能源研究会将持续深化与电网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李岳华在致辞中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之基,需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志愿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碳达峰试点城市及国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张家口供电公司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多项成果入选国网示范标杆。本次通过科普讲座、技术帮扶等形式,将雷锋精神与科技力量结合,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服务民生需求,让创新成果惠及大众,焕发新时代雷锋精神。
活动特邀四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电力技术发展、新型系统规划、智能检测与人工智能应用等核心领域。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周泽昕以《享受电网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美妙科研生涯》为题,回顾我国电网技术从传统继电保护到特高压、新能源并网的跨越式发展,分享30年科研生涯中“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科研王道”的深刻感悟,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保持定力、勇于攻关。国网能源院战略所刘俊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十五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及张家口实践思考》,剖析“十五五”期间电力保供、低碳转型、系统安全等挑战,提出“统筹有效容量提升、推动电源功能转型、构建智能配电网”等关键路径,并结合张家口新能源高渗透率特点,强调“源网荷储碳数智治链”一体化融合的创新方向。国网优秀专家人才、冀北电科院马继先在《变电设备检测技术在冀北的应用及对未来的展望》报告中,展示红外测温、无源无线监测、机器人巡检等智能检测技术的实践成果。他以张家口500kV变电站为例,介绍多传感器融合监测系统如何提升故障诊断精度,并展望“数字孪生+AI”技术赋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未来趋势。科大讯飞电力智能咨询专家吴洪举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场景的应用》,系统梳理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路径,重点展示国产自主可控大模型的核心技术突破,以及在电力生产、设备运维、安全监测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成果,彰显AI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创新实力。活动尾声,中国能源研究会向张家口市科协联合捐赠能源科技、绿色低碳主题科普书籍200余册,以此为契机,双方共同启动2025年学雷锋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科技志愿服务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区域科普教育提质和升级注入科技动能。本次科技志愿行动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既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也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树立典范。未来,中国能源研究会将持续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科技为民”的志愿精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